政策解读
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深圳综合改革试点落地见效有关情况
10月18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就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推动深圳综合改革试点落地见效有关情况进行介绍。自然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庄少勤在发布会上表示,就自然资源领域而言,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以下简称《方案》)从更好地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统筹作用,更好地发挥空间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作用,更好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三个方面给予了深圳重大改革的政策支持。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经过40年的高速发展,深圳经济特区城市空间结构、生产方式、组织形态和运行机制发生深刻变革,也面临城市治理承压明显、发展空间不足等诸多挑战。《方案》中提到将国务院可以授权的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审批事项委托深圳市政府批准,有记者提问,这是否意味着深圳建设用地可以大规模扩张了?
庄少勤回应称,《方案》赋予深圳市更大的土地审批自主权,目的是要深化审批制度改革,解决建设项目“落地难、落地慢”等审批效率问题,提高空间资源的配置效率。放权实际上放的是改革的权,不是扩张的权,是为改革提供更大的改革空间,而不是更大的城市建设规模。《方案》就怎样推进要素市场化的配置改革、空间治理改革、发展空间问题,从三个方面给予了深圳重大改革的政策支持。
为更好地发挥国土空间规划的统筹作用,从区域和可持续发展角度更好地优化空间资源的时空配置,《方案》明确,允许深圳统筹建设用地、用林规模和指标,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完成后,探索按规划期实施的总量管控模式。
对此,庄少勤表示,在空间布局统筹方面,一是允许深圳市统筹建设用地、用林规模和指标,意味着可以通过国土空间规划统筹各种空间资源,包括优化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等控制边界,这是坚守安全底线的条件下的优化布局。二是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尤其是中央提出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将深圳市放在新发展格局中优化区域空间布局,形成区域开放式、网络化、多中心、集约型的发展格局。深圳市可以在开放的背景下,不仅用好自己的资源,也可以充分协同区域资源,使未来的发展空间得到更有力支撑。在时序统筹方面,深圳可以按照国土空间规划的期限(到2035年),以长周期的资源规模来进行用地指标管控,形成“规划生成项目”“要素跟着项目走”的资源配置模式。通过空间布局统筹、时序统筹,提高深圳空间资源配置的整体性和战略性,在“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下更高起点用好资源。
为更好地发挥空间资源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作用,提升空间资源配置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方案》提出,支持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的前提下,推进二、三产业混合用地,支持推动在建设用地地上、地表和地下分别设立使用权,探索按照海域的水面、水体、海床、底土分别设立使用权。
庄少勤表示,这意味着两个优化,一是功能结构优化,深圳市可以结合本市的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需求,赋予地块更具包容性、兼容性、灵活性的功能用途,这样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更好地满足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需求,以及空间治理要求。二是通过分别设置使用权还可以进行空间竖向结构优化,使资源利用从原来的平面配置向三维空间配置转变,为市场提供更加丰富的空间产品。
为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增强空间流量配置的充裕性和便利性,《方案》提出,支持依托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自然资源资产交易市场,深化深汕特别合作区等区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探索利用存量建设用地进行开发建设的市场化机制,支持盘活利用存量工业用地,探索解决规划调整、土地供应、收益分配、历史遗留用地问题。
庄少勤表示,这是为适应市场需求激活空间流量给予积极支持。一是激活区域流量。通过完善市场交易平台,加快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区域资源可以在一个平台上进行交易、流通。二是激活结构性流量。通过分别设立使用权,可以更加精准对接市场需求,形成多元化的使用主体和方式。三是激活周转流量。通过探索利用存量建设用地进行市场化建设的机制,完善闲置土地使用权收回机制,使空间资源的周转更加有效。通过这三个流量可以更好地全周期集约节约利用资源,满足市场对流量的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对城市发展提出要探索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要求。深圳在这方面已经有很好基础,早已超越了规模驱动阶段,进入创新驱动的新时期,相信深圳一定能够在党中央领导下,站在更高起点上,充分利用好这些政策,为全国走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提供新的示范。”庄少勤说。